先说*普遍的硬地。这是*令人混淆的叫法,也是出现问题的地方。硬地hard是相对软场地(土场)来说的,但它自身种类繁多,用于正式比赛的主要有以下3种:
(一) 塑胶(synthetic)
代表就是墨尔本的澳网中心球场和
迈阿密。88年,墨尔本改造场地表面,将场地改作硬地,并在上面铺上一层橡胶,俗称Rebound Ace。这种橡胶地,弹性极好,球在落地后反弹很高,同时由于表面弹性系数k小,球与场地的作用时间长,这一点类似于软性场地,而橡胶表面里还掺有塑胶颗粒,增大表面摩擦系数μ,以上两个因素综合作用,使橡胶场的球速相对很慢。
由于高弹和慢速,在上面的打法略微是底线型占优势,从88年到03年,底线型和上网型的冠军比为11:5,阿加西和桑普拉斯的冠军比为4:2,同时还在00年经典一战中取得不多见的逆转。这些都是和场地性能密切相关。在这种场地比赛,发球还是有优势,但已不明显,上旋底线球得多拍相持显得更有威力,一些
红土选手在上面也可能有好的发挥,如90年穆斯特和97年
莫亚。具体的细节在95桑阿决赛的战例中有详细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总有网友说90年代的球速明显慢于现在,由于球拍改变了之类的话。球拍科技的改变,在85年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确实令球速明显增加。但到了90年代,科技的更新已经主要体现在业余球拍方面,对职业选手影响就不显著了。而球迷得出90年代球速慢,很可能是墨尔本球场的两次改造带来的误会。
88年,球场由草地改为塑胶硬地,00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改造,虽然还是塑胶表面,但球速却快多了。所以,大家在看
澳网回顾节目时,看到90年代澳网的比赛,那时正是慢速硬地,而对比这几年澳网的比赛,显然速度要慢多了。但只是场地变化的结果,可并不说明现在的球速在球拍科技的推动下,比90年代快多了。如果大家看90年代
温网的回顾,会觉得球速比现在要快,因为那时的草皮比现在长。而美网也经历了中心球场的改造,道理相同。90年代,测速仪是激光的,测3点平均值,而现在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的雷达仪,测出手*快的时速,用测速仪数据的对比也说明不了问题。只有一点是肯定的,现代正手击球动作的普遍应用,令正手发力更有效率,在获得速度的同时,旋转肯定是强于以前的。
(二) 混凝土(concrete)
代表是美网阿什球场即
美网系列赛的场地。这就是通常说的水泥场。只不过我们打的水泥场光秃秃的,正式比赛上面有一薄层塑胶覆盖物或颜色涂料,由覆盖物的性质决定球反弹的高度和速度。这种场地,在所有硬地里是*快的,由于弹性系数k很大,动能的垂直分量有很大损失,所以球的反弹不会太高(相对于澳网等塑胶地),又由于表面相对光滑,球落地明显看得出向前窜(塑胶地和土地球明显有停顿现象)。北美夏天的赛季,是上网者的快乐时光,在快速硬地场上,发球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在这里上网截击显然安全更有把握。90-02年,上网者在这里拿走了9座金杯,
桑普拉斯更是在这里保持了对
阿加西的4战全胜。后面会有详细的评论。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种场地也是*不舒服的场地,是球员下肢伤病的主要肇端。虽然有更强的观赏性,可欣赏优雅的上网时,我们球迷应该不忘球员的感受。
(三) 地毯
室内赛季的主要球场,如巴黎大师杯、90年代在德国的年终赛。相对前两种场地,我国的球迷对地毯可能很陌生,看得少打得更少。媒体也习惯的把地毯和硬地混为一谈。如果说塑胶是偏向土地的硬地,地毯则是类似草地的硬地。但差距还是很明显的。首先,地基平整,地毯性能均匀,球在上面的弹跳是规则的。还有地毯有很大的摩擦,球速会比水泥表面慢,但球在上面弹跳的低,观球的球迷可能看着球很慢,但场上击球者却觉得球有些前窜。因此,在地毯上经常有160公里的Ace,发球好的人,尤其是落点刁钻的球更有优势。同时,球弹起的低,在击出穿越球时,必须从下向上发力,这对于过网急坠是不利的,加上球速略慢,上网者有充足的时间来到网前选位移位,网前截击的成功率是*高的。底线型选手在这里也能有很好的发挥,但一般的红土选手是不适合的。 目前来看,在室内赛季*成功的人是
贝克尔,在地毯上,桑普拉斯遇到贝克尔时也略处下风,令人难忘的就是年终赛上两人的重量级对抗,可惜只找到录像片段,要能一饱眼福该多好!
(四) 草地
代表为
温布尔顿。这是一片神奇的场地,昂贵的场地,高雅的场地,也是快消失的场地。一方面是经济的因素,一方面是熟悉它的人越来越少了。
草地的摩擦是*小的,弹跳是*低的(硬地的3/4)。球落地后,有明显的打滑现象,这使球员准备击球的时间大为减少。草地的覆盖物开始就不均匀,随着比赛进行,黑麦草脱落的地方露出草根和地皮,此处的摩擦就会增大。此外,地基也有凹凸不平。所以,草地上球的反弹很不规则,这就要求一方面球员要熟悉草地性能,有很好的预判性和随机应变的敏捷,另一方面,尽量多用削球和截击。草地上的削球比起其它场地有更大的威胁,但草地上截击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球的来回速度快,上网的时间不充裕,即使上到网前,面对比其它场地快得多的回球,身体手法的调整也很仓促,截击的把握并不是很高(比起地毯)。连拉夫特和桑普拉斯都经常有不可思议的失误。但草地又必须多上网,如果停留在底线,处理落地的反弹球难度更大。
草地*有利的一点,是把发球的威力无限放大。在这里,同样是180公里的发球,接发球一方面对的困难要大很多,球经草地的摩擦速度损失很小,同时弹起高度还低,留给接球者的反应空间实在很小。在这里,
伊万、
菲利普、克拉吉赛克等重炮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底线型也不是没得打,但只有那些身材适中,反映灵敏,接发球预判过人的球员,才能利用来球的力量,借力打力,同时辅以快速的奔跑创造穿越机会,方可到达巅峰。阿加西、博格就是成功的底线球员。不过,阿加西对桑普拉斯和贝克尔两场重要的失利,也说明草地的主人一成不变的是发球上网的球员。从博格后25年,夺冠的底线型只有
康纳斯、阿加西和
休伊特。
(五) 土场
广义来讲包括真正的沙土场地和用类似材料做成的场地以及合成场地。正确的叫法应该是软性场地。虽然建造维护费用相当昂贵,不过柔软的脚下感觉和随之而来的对球员的保护,使得这种场地近来重新为人青睐。
*早的土场就是用沙土做成。造价低廉,且有土地的舒适。现在在拉美等欠发达地区还被广为建造。不过天然土地的排水是一个大问题。
到本世纪初,欧洲人发明了快干场地,即在场地表面铺上一层碎砖末或火山灰等物,这样水就会很快渗下,地表干燥的速度就快了很多。在相对干燥的
南欧,表面覆盖物的厚度也就相对薄些。
大洋对岸,美国人发明了绿土场,即把本土产天然的绿石块粉碎铺在场地表面,而不像欧洲那样用砖末。这两种场地就是现在所谓的土场。在降雨多或地下渗水条件不好的地区,排水可以修建地下
排水系统解决;在干燥地区,相反的就要修建地下的
灌溉系统。
第三种“土场”就是
塑胶场地,这是用合成材料代替天然材料铺设场地表面。造价虽高,但维护费用极低,不用考虑排水的问题。且地表的粗糙度可以通过增加减少橡胶颗粒来实现,颜色也有多种选择。这种场地速度并不很快,速度有表层的厚度和粗糙度决定,既适合上网也适合底线型打法
由于中央台的“直播”,土地是我国球迷*熟悉和*热衷的场地了,我以前也翻译过一篇关于土地的文章,所以就不再多说了。只不过补充的是,土地间的差异也很大,像罗马、汉堡的土地和巴黎就不一样。汉堡的冠军难以问鼎巴黎,场地也有很大原因。还有阳光对各种场地的硬度有影响,影响*大的就是土场了。96年桑普拉斯连砍布鲁格拉、考瑞尔(如同今天
费德勒连砍
库尔腾、
费雷罗)进入4强,还有另两名上网型选手也进入4强,都是拜天所赐。不过土场的主人依旧是因袭博格打法的上旋高手,偶尔有出色的网前王者,也会*终倒在他们的拍下。